九一果冻制作厂

九一果冻制作厂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以劳育美,赋能非遗传承——学校携手简阳前锋村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2025年04月22日 14:58    撰稿:谌琴 审稿:杨舜如    点击量:    

4月19日,“成简串门计划——城乡共生·可持续社区共建行动暨非遗农民画花帽子发布会”在简阳前锋村举行。前锋村文化广场化身非遗艺术秀场,一件件由简阳前锋村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张树敏老师匠心构思,再经我校师生团队手工制作完成,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精美非遗农民画花帽子惊艳亮相。这些作品从设计图纸到立体成品,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校地双方的智慧与汗水。

活动现场,张树敏老师率先登台,讲述花帽设计背后的文化密码,带领在场观众领略非遗艺术的深厚底蕴;我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杨舜如从校地合作视角,深入解读劳动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实践价值。她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与前锋村深化合作,从亲子研学到数字文创,从民宿设计到社区营造,持续推动“农民画+”产业链延伸。将以此次“四季串门计划”为契机,打造“非遗创客孵化器”,制作农民画手工帽材料包,供研学、景区等使用,并按照季节开放新品,让高校的智力资源像四季更替般自然流入乡村,让乡村振兴成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

在制作分享环节,谌琴、李维两位老师揭秘了花帽子从设计到成型的全过程。她们分享了学生在设计、制版、裁剪、刺绣、装饰等环节中克服的重重困难,以及在反复实践中掌握非遗技艺与手工劳动技巧的成长故事。“一针一线都是对耐心的考验,也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参与制作的欧雪琴同学在分享时感慨道。

学生作品展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来自服装工程与设计学院、数字经贸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与指导老师们依次登台,结合专业知识,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农民画元素巧妙融合,细致讲解设计巧思,充分彰显劳动创造美的深刻内涵。随后的花帽子走秀中,创作者们佩戴作品自信展示,导师团队与学生携手完成谢幕巡游,用行动诠释了劳动成果的独特魅力。

在献花互动与授证环节,现场观众用鲜花投票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串门计划”代表向导师团队献上致谢花束。张树敏、杨舜如为梅礼旭、苏利、欧雪琴、王佳蓉、钟雨函、杨雨露等6名学生授予“简阳前锋村新村民”证书,表示对学生创作成果的肯定,和对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展现出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的褒奖。

此次活动是我校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学校通过校地合作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前锋村的非遗活化再造劳动实践中,既掌握传统技艺,又培养工匠精神,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未来,学校将继续拓展劳动教育新路径,推动非遗传承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闭

犀浦校区:成都市犀浦泰山南街186号 邮编611731
邛崃产教园区:成都市邛崃市君平大道东段379号 邮编61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