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迎新季,在纺织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中,一场特别的“工匠见面会”成为焦点。9月14日,“中国纺织大工匠”、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细纱车间操作组长于芸芸应邀走进校园,以自身25年纺织行业深耕经历,为新生分享成长故事,用工匠精神为刚踏入纺织学院的学子们注入前行力量。

此次见面会是纺织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织梦启航”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继专业介绍、新生适应教育、学院概况解读之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中国纺织大工匠”等荣誉获得者于芸芸带着从一线车间积累的实践经验与行业感悟,为新生打开了认识现代纺织行业的“新窗口”。
“最初接触纺织,手指被纱线勒出伤口是常事,下班回家还要对着操作视频反复琢磨手法。”见面会上,于芸芸没有空谈理论,而是从自己的入行经历说起。她回忆,刚入职时,为熟练掌握细纱操作技巧,每天提前一小时到车间练习,下班后继续钻研技术要点,即便是孩子出生不到两个月时,为备战全国细纱工大赛,仍坚持白天训练、晚上兼顾家庭。“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纺织行业的‘精’与‘专’,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她的讲述朴实却充满力量,台下新生们专注倾听,不时用笔记录下打动自己的细节。
除个人成长历程,于芸芸还向新生们展示了纺织人“创新求变”的担当。在担任细纱车间操作组长期间,面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她带领团队成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反复试验、优化流程,最终拿下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相关技术改进为公司创造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效益。“现在的纺织不是‘重复纺纱织布’,而是需要结合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的朝阳行业。”她以防辐射面料、抗菌面料等现代纺织产物为例,告诉新生们,传统行业正焕发新活力,鼓励大家既要扎根基础技能学习,也要保持对行业新技术、新方向的关注。
分享尾声,于芸芸以“人生如莲,叁度修炼”寄语新生:“大学叁年是积累‘莲之根本’的关键时期,现在的每一次课堂学习、每一次实践操作,都是在为未来的‘绽放’积蓄力量。希望你们能热爱纺织、坚守初心,未来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担当的新时代纺织人。”
活动中,新生代表围绕“如何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纺织行业就业方向”等问题,与于芸芸互动交流,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此次“中国纺织大工匠”见面会,让新生们初步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对未来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纺织学院院长宋雅路表示,邀请行业工匠走进新生见面会,是学院“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理念的体现;后续,学院还将通过公司实习、工匠讲堂等形式,让更多一线行业力量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助力学生成长为符合行业需求的优秀纺织人才。